
对学校的建议书15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建议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建议书是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要求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你知道建议书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学校的建议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学校的建议书1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关注学校未来发展,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责任和荣誉共享
加强对教师的基本功的训练的同时,学校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和发展“合格+特色”的教师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校的组织凝聚力,形成教师与学校的利益共同体。
充分发掘和施展骨干教师各方面的才华,在今后几年内要努力申报、承担盛市级课题,提高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二、认真策划研究,实施新课改。
高中新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的成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要把新课程的实施工作作为学校今后的一个核心工作来抓。一是认真策划,周密部署,有条不紊的开展,二是积极开展学习活动,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全体教职员工,帮助教师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调动教师参与新课程科研与讨论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及时解决在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保证高中新课程有序进行,保证办学质量。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校园。
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为实施优良的教育教学创造条件。
四、加强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公开化。
严格收费政策,根据政策要求和学校财力,逐年提高学校福利待遇。
五、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
建立健全学校信息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络,使学校网站真正成为:教师了解学校教研,社会和学生家长了解学校发展动态的平台,提升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使学校教育事业长盛不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上一层楼。
说起明德小学,你能一听到学校的名称,就想到它是哪所学校吗?不能,因为明德小学很多,我们的学校没有特色。人们一讲起某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就会想起这所学校,这才是品牌学校。就象品牌企业,它必然拥有某种核心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算名牌企业,才可能塑造名牌形象。因此,我建议,我们要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从内涵上发展我们学校的文化力,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将均能有所为,有所成就。
1、校长要深入研究自己的学校。
2、要确立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发展领域和目标。根据教师实际和地方文化特点,重在纵向比较发展,关键要看看自己是否在发展,再跟人家去比较差距和异同,有时也可以模仿的。
3、以科研为平台,长远规划发展方案。以语文的作文教学特色为例子,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方案,要开辟学生生活体验基地,全体语文教师要广泛研究作文教学,创办学生刊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激励机制,如发表、奖励等。
4、长抓不懈,积累丰厚的文化积淀。学校只有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学校的文化底蕴才能深厚,才能让学校成为出人才出大师的地方。
学校发展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使所有的学生获得主动健康地发展;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依靠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元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多元自主发展,核心是坚持学生、教师、学校的多元自主发展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
建设和谐学校:强调学校教职工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学校发展与外部社会的和谐等,通过把握办学中各种关系的规律,促进办学中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达到建设和谐学校、全面推进学校发展,从而体现我校的核心价值观:关爱、尊重、服务、负责。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建设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在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办学效益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以质量带效益,以效益促质量,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共同提高。
第一阶段:在稳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前提下,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学校发展的重新定位和制度重构,全面审视、构建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机制。
第二阶段:全面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学校总体办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业成绩继续提高。
第三阶段:全面达成学校发展目标,使学校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影响不断扩大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用“名校文化”凝聚教师队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英才教师的精神
3、推进“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4、完善机制、建设体系、强化制度,加强以岗位学习为主的教师校本培训。
5、继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
6、推动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校本教学研究
7、实施“名师工程”,重点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8、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课型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三)、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突破口,构建德育实施体系
1、围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将学校日常行为管理转化为德育养成管理,重视道德的养成性,建设道德养成系统。
2、针对家庭、学生的现状,继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
3、继续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辟学生德育基地,加强校外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人生体验和感悟。
4、加强德育校本教材建设,建立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体验形成情感反思,增强德育有效性。
5、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个案研究,加强对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6、完善与时代相适应的德育评价体系,完善德育控制系统。
(四)、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提升学校知名度
1、利用县教育网宣传我校的日常工作业绩
2、可以利用新闻视频宣传我校的工作动态、办学理念、精品活动等
3、充分调动教师及学生、家长来宣传我校,让社会各界相信我们有能力创办政府信任、学术认可、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
4、利用我校网站通过国际互联网宣传 ……此处隐藏12993个字……排的学生经过一节课之后,眼睛就会非常疲惫,教学效果受到限制。
建议如果条件成熟,可以换一个大的投影,方便师生的教学。
学校的许多老师早已深刻认识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图文并茂,声相兼备的听觉和视觉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和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虽然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老师们都十分珍惜这个课室,登记表上写满了预约,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但由于只有一个课室,有些老师使用的时间冲突了,还为此调课。因此,我们对老师的敬业精神十分佩服!
据我们所知,有不少老师想要学习多媒体教学中的多媒体制作。关于多媒体的运用,本校王东浩老师很擅长多媒体教学,因为之前曾在华师进修过,还上过很多培训班,技术过硬,为人也很热情,很乐意为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学校给老师们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平台,请王东浩老师作为主讲老师,给其他有兴趣学习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上课,交流讨论制作多媒体课件、甚至视频、动画。还有可以利用下次华师顶岗实习生给学校老师示范多媒体制作。因为在多媒体制作我们也有比较多的理论知识,可以与本校老师一起交流学习。有了亲眼所见,老师们再利用课余时间在自己通过网上视频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比较,优势相当明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4]。
学校个别老师,包括我们实习队的老师,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一些建议,一起自勉:
1、改变过分注重课件的制作和视频效果;
2、多媒体课件制作既要提高容量,但更要提高课堂质量;
3、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传统的板书还是很必要的。
(二)学校老师逐渐转变观念,不断补充扩展自身的业务理论
虽然学校生源较差,班主任工作比较繁重,但本校老师们经验丰富,对本校的学生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实行中确也取得一定成效。由于我们是应届师范生,对教学、班级管理都没有实战经验,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是一整个理论体系,当时学习理论时,也觉得理论与实际还是有一定差距。理论是死的,如果将其全部生搬硬套,可能会弄巧成拙。但当我们在这边当实习老师时,才发现在华师学习的理论是有用的,比如在期刊中看到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案例极具启发作用。
我们深信,如果本校老师在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外再加上教育理论的指导,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育更加会得心应手。建议学校订阅《班主任之友》、《教育探索》等杂志。
(三)提供给本校老师的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据我们所知,在学校里,除了同一科组的老师在公开课会对本学科教学的讨论、交流心得外,不同学科间老师的交流较少,这不利于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的辐射传播。建议,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互听公开课。另外各班班主任之间也可就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讨论会。
建议在学校可定期开展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等。如果有条件,可以适当创设与其他中学的优秀教师的经验交流会。
四、其他方面
(一)监督学生早读前的劳动,切勿拖延到早读课。
为了保证早读的质量、提高早读的效果,因为本来是早读前的劳动,学生大多在早读进行,学生每星期就少了一次早读。我建议1)值班老师要到位监督;2)要让学生明确早读的目标。“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当中,人在早上的学习效率是相当高的,广大师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黄金时段,千万不可放任自由。早读课,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记忆能力、审美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具有扩大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美学熏陶的功能。所以早读课的教学目标依然丰富多彩,每一节课都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同时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质量。
(二)关于在非课堂环境中推广普通话
由于育才中学几乎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本地人,所以在教师会议、升旗仪式和班会等一些非课堂环境,学校师生倾向用客家话交流,语言是一种通行证,拥有通行证的一类人可以没有隔阂地沟通。虽然学校师生在与我们交流时用普通话,但更多时候,尤其在班会课上还是用客家话,这让我们十分苦恼,觉得无法真正融入校园,所以我们在班主任见习这一部分学习到的较为有限,能帮忙之处也有限,有些过意不去。虽然在学校只有短暂的4个月,但我们都希望在实习时能被学校师生接纳,为学校日常事务尽绵薄之力,而有时因为语言不通,我们也无从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本校多数教师和师范毕业生虽然取得了二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如果在工作中由于缺少语言环境,教师自觉说普通话的现象变少,教师在教学时很有可能使用方言或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而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5]
另外,如果不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有意想留在本校任教的外地教师可能会因为语言不通这个因素望而却步。
所以,建议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能逐渐在更多非课堂环境带头使用普通话。
(三)阅览室要不断购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书
前面已经谈到,育才学校的经费不足,再加上这边学生学习兴致较低,学校领导可能因此认为图书馆建设不甚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能够理解这点。但据我们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还是对课外阅读有着高涨的热情,只因学校的阅览室藏书不足,大部分书籍较为陈旧,有些不适合他们阅读,所以找不到其他途径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谁没有看过书呢。历览今天所谓成功人士,又有谁不是读书的佼佼者。在学生阶段,可谓天天与书本接触,时时不离学习读书。只不过,学生读的只是课内书,而鲜有“课外阅读”罢了。
在八三班的实践证明,学生对名著的热爱依然不减,前提是书的版本要与时俱进,比如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一生必读的经典?世界10大名著(青少版)的一系列经典名著就非常适合初一至初三的学生阅读。(包括《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因此,我队决定赠与育才中学一些名著,为学校的图书馆献上绵薄之力。
建议学校发动班级建立“图书角”,鼓励学生自愿捐书,学会分享、学会阅读。
(四)升旗仪式上可以增加学生的讲话
如果每次能在校长、主任的讲话后再增加学生代表的讲话,就可以让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比如可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上台介绍如何安排计划学习等。
以上几点建议是我们队的粗见,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不敬之处,请多多包涵。我们衷心希望育才中学成长得越来越好,愿学校桃李满天下!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文档为doc格式